美國最近的人口研究顯示﹐一些大學生一畢業就會結婚生子﹐而大多數城市地區20多歲的大學畢業生﹐都會推遲結婚生育﹐一般要等到30多歲才會考慮生兒育女或者干脆拒絕生育。那麼﹐美國青年做出這樣的選擇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
根據芝加哥大學全國民意研究中心2000-2006年社會調查的數據分析﹐在全美各地的城市地區﹐25至29歲4年制大學本科學歷的年輕人中﹐有子女的男性佔13%﹐女性佔31%。相比之下﹐25至29歲這個年齡組受教育較少的人群中49%的男性和62%的女性﹐已經有了孩子。
*學業和事業壓力*
學過中醫針灸的康姍姍對記者說﹕“我想﹐一種比較普遍的現象是受過較多教育的人會等到年齡大一些再要孩子。因為﹐要上大學讀研究生﹐或者攻讀博士學位﹐有了孩子再做這些事情就很困難。所以﹐我的大多數朋友﹐年齡30到32歲﹐只有一兩個人有了孩子。”
康姍姍表示﹐現在年青人首先重視的是學習﹐找一份好工作。在美國養育孩子是非常昂貴的﹐要為孩子支付保險和醫療費用﹐還要准備將來的教育費用﹐所以這一代人會比較晚一些要孩子。
*上過大學的母親通常30歲生育*
美國國家衛生統計中心新的數據也顯示﹐受過大學教育的母親通常在大約30歲時才生育。
大學畢業已經四五年的28歲美國青年帕特裡克.沃克說﹐成家立業的壓力主要是奠定自己的事業基礎以及要面對的財政問題。一旦這些問題得到較好的解決﹐結婚看起來才更加現實。他說﹕“我認為不存在一個理想的年齡。我認為﹐在城市地區﹐許多人不一定考慮的是具體的年齡﹐而更多考慮的是感覺。所以﹐我覺得30歲到35歲的年齡結婚更加普遍。”
受過大學教育﹑20多歲就當上父母的人﹐經常面臨的問題就是維持友誼﹑職業和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雖然養育子女給他們帶來的激勵就像是一份喜歡的好工作﹐但這些年輕父母有時候覺得自己就像無子女的同齡人當中的實驗品。
*未婚同居*
密西根大學公共政策教授丹齊格參與主編的新書《獨立的代價﹕年輕成人經濟學》的數字顯示﹐從1950年至2004年﹐第一次婚姻的中間年齡從20歲提高到了26歲﹐而不生育的一個因素是﹐男女未婚同居得到了社會空前的認可。
沃克談到自己人生計劃時說﹕“我自己的計劃﹐可能跟我說的別人的情況一樣。打下一個長期穩定的事業基礎相當重要。我想許多人要到20大幾30出頭才有這個基礎。因為許多人會讀第二學位或者到海外工作﹐尤其是城市青年。所以﹐對我來說還早著呢﹗”
*晚育風險*
專家說﹐40歲以上的婦女有50%的可能性流產。所以很多人趁年輕生兒育女﹐以減少流產和發育問題的風險。另外﹐一些人因為一段時間不去上班而被稱為“選擇退出”﹐很容易感到惱火。這種說法常常指的是那些事業蒸蒸日上的婦女放棄工作回家去養育子女。
康姍姍說﹕“我當然也考慮這些問題。我現在32歲﹐還沒有結婚﹐但是我有男朋友。我們在談婚論嫁。我們戀愛已經很長時間了﹐我想﹐我們一結婚很快就會生孩子。我知道年齡到了40歲以上﹐要孩子就困難多了。”
康姍姍說﹐美國的晚婚青年中還有另外一種趨勢﹕“我的許多朋友也在考慮收養孩子﹐如果他們結婚晚﹐不能有自己的孩子的話。不過﹐我想現在多數家庭都希望有兩個孩子﹐不像過去要有5個﹑6個﹑7個孩子﹐因此﹐如果只打算生兩個孩子﹐晚一些也沒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