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望外勞填補需求缺口
相關預估資料顯示,到2025年,德國處在勞動年齡段的人口數將比現在減少650萬,這將使德國對外籍勞動者的需求和依賴性大為增加。聯邦勞動局表示,如進行仔細測算,德國每年將需要引進多達約20萬的外籍勞動者(包含家屬)。
近日,德國聯邦勞動局表示,鑒於當前經濟形勢不斷好轉,徳國具有專業技術資質的勞動者數量明顯不足,預計勞動力缺口明年還將進一步擴大。聯邦勞動局認為,大量引入外籍勞動者是當前較為行之有效的辦法。
該機構表示,雖然德國內勞動力資源仍有一定開發潛力,但遠遠不能滿足經濟發展對勞動力的需求,特別是具有專業素質的技術工人。該機構並不擔心過多的外來勞動者會影響德國國內的就業機會。聯邦勞動局解釋說,外籍勞動者和本國勞動者在職業分佈上仍存在一些差別,因此不會對德國國內就業情況產生影響。聯邦勞動局還指出,引入外籍技術工人的另一個好處是,隨著專業技術崗位的增加外勞,對技術資質要求不高的普通工作崗位數量也會隨之有所增長,這對增加就業也將起到促進作用
隨著經濟形勢的不斷好轉,德國對專業技術工人,特別是技術含量較高的職業領域需求增長較快。相關資料顯示,德國目前各行業僅對工程師的需求缺口就達7.3萬人左右。
為了緩解德國勞動力緊缺的狀況,聯邦勞動局提出了從歐元區目前經濟狀況不佳的國家,如西班牙、葡萄牙、希臘等國引進專業技術人才的設想。以西班牙為例,調查顯示,目前西班牙有大批工程師和資訊技術專家處於失業狀態。相關統計資料顯示,平均每個在德國的工作崗位受到近1.7萬名西班牙人的關注。而在醫療護理行業,希臘和葡萄牙的從業人員也受到德國雇主的青睞。
在著力引入外籍專業勞動力的同時,德國也面臨一些障礙。首先,外籍勞動者的德語水準普遍較差,不利於他們較好地在德國工作和融入當地社會。在很多歐洲國家,英語被視作主要外語,對外國人來講,學習德語比學習英語難度要大得多。因此很多人會選擇到英語國家務工。
其次,其他一些國家對外籍勞動者,特別是專業技術人員的待遇較好,除了為勞動者提供工作崗位,還會為其家人提供一系列説明,比如語言輔導、為配偶提供工作崗位以及為子女提供上幼稚園的機會等。這些都是德國應當予以借鑒的經驗,因為説明外籍勞動者融入當地社會,是能否成功引進外籍勞動力的關鍵所在。
近日,德國在西班牙舉行了“德國周”活動。德國企業、商會等機構加大力度進行宣傳,希望能夠吸引更多的西班牙工程師到德國工作。此活動吸引了大量西班牙人參與,在活動中,雙方互動積極,西班牙勞動者對赴德工作表現出濃厚興趣。僅在此活動上,就有約300名西班牙工程師與德國雇主確定了雇傭意向。此外,德方還將語言培訓、社會保險制度等西班牙人關心的問題一併加以宣傳和講解,從而吸引更多人前往德國就業。
為了能夠吸引更多外籍勞動者到本國就業,德國還積極考慮降低外籍勞動者的准入條件,特別是工程師、醫生等具有專門技術的相關人員。原先德國相關法律規定,如一家企業需要聘用新員工,則需先在德國國內尋找符合崗位要求的人,如無人應聘,才允許其聘用外籍員工。隨著勞動力缺口的不斷增大,德國目前正在醞釀全面修改相關政策以適應勞動力市場發展的新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