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抓漏-科學防控的生動實踐

8/4/2010   瀏覽:375    

防水抓漏-科學防控的生動實踐
 

  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突如其來的漢江大汛,不僅是對千里江堤的嚴峻考驗,更是對黨和政府執政理念、執政能力的實踐檢驗。

  罕見洪峰來襲,漢江下游告急

  這是一個罕見的年份。已經多年沒有大汛的長江、漢江,今年先後發生大洪水,並形成兩次大的洪峰壓境而來。

  這是一場罕見的洪峰。漢江丹江口水庫入庫流量達到3.41萬立方米每秒,是1968年建庫以來第二大洪峰流量,也是1983年以來最大洪峰,達20年一遇。

兩江洪水,相遇荊楚,歷史少見。

罕見汛情,使漢江防洪形勢急轉直下,異常緊張。

丹江口水庫在庫容滿、水位高的情況下,被迫加大下泄流量。滔滔洪水傾瀉而下,匯集下游干支流洪水抓漏,向著江漢平原和大武漢,排空而來。

兩江交匯處,長江水位居高不下,形成頂託之勢。

上壓下頂,漢江下游水位一路攀升。

  告急之聲飛往水果湖。

  周密謀劃,牢牢把握主動權

汛情水勢,牽動著省委書記羅清泉、省長李鴻忠的心。

在時刻關注、多次會商漢江水雨情及趨勢後,羅清泉、李鴻忠分別帶隊,深入仙桃、漢川抗洪一線和重點險工險段,察看汛情,檢查指導防水抓漏

省防汛抗旱指揮部及時召開視頻緊急會議,對漢江防汛工作作出全面部署。省政府常務會議迅速作出決定:從7月26日18時起,全省防汛應急響應從III級提升至II級。

省防汛抗旱指揮部內,副省長趙斌坐鎮指揮,燈光徹夜通明。各地雨情、水情不斷傳來,省防指各項指令及時下達。

加強組織領導,抓好布防巡查,做好分洪準備,嚴肅防汛紀律……漢江防汛工作有條不紊全面展開。

形勢的發展變化,總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27日,省防指會商室,時針指向17:20,省長李鴻忠,省委常委尹漢寧,副省長趙斌,仍在與氣象、水文專家會商汛情。

一個來自長江防總辦公室的緊急電話,讓室內氣氛驟然緊張起來。

根據該辦提供的水文預報,7月28日20時,漢江漢川站水位將刷新歷史紀錄,達到32.1米至32.2米,比此前預報水位高出了0.1米至0.2米。屆時,杜家台分蓄洪區工程將達到分洪運用條件。

省長李鴻忠當即撥通省委書記羅清泉的電話。

“緊要關頭,水位抬升10厘米,就會增加10倍的防守壓力。”憑著豐富的防汛工作經驗,羅清泉掂量到了形勢的嚴峻性。 10分鐘後,他與省委副書記、武漢市委書記楊松,趕到省防指。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羅清泉、李鴻忠指出,對於預報可能出現的嚴峻汛情,絕不能掉以輕心,必須百倍警惕,周密謀劃,充分考慮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作最壞的打算,按照科學防控的要求,做好充分的應對準備。當前,關鍵是要一手抓嚴防死守,一手抓分洪準備,牢牢把握迎戰漢江大洪水的主動權。

繼續加強防守,立即做好杜家台分蓄洪運用準備,徹底扒毀東荊河阻水民垸——20時,省防指接連發出幾道指令,各地、各方迅速響應,連夜組織實施。

  分洪?不分洪?艱難抉擇凸現民生情懷

思路決定出路,戰術服從於戰略。

  分洪?不分洪?一個個電話,一次次會商,將許多人鬱結於心的兩難抉擇,擺到了省委書記羅清泉、省長李鴻忠面前。

  千里漢江,險在漢川。入汛以來,外洪內澇的嚴峻形勢,讓這個地處漢江下游的縣級市,面臨巨大的防守壓力。由於漢江堤防尚未實施大規模的整險加固,標準低,堤身矮,堤基差,隱患多,在高水位壓力下,出現險情,甚至潰堤失防的可能和風險隨時存在。

但是,如果啟動杜家台分洪,將涉及武漢和仙桃的9個圍垸、2.3萬多名群眾,他們的房屋和苦心經營多年的良田、魚塘都將變成一片汪洋。

手心手背都是肉,書記、省長也面臨兩難選擇。 “當然,在洪災確實難以抗拒、萬不得已必須分洪時,還是要依法依規分洪。”羅清泉、李鴻忠指出,到那時,局部必須服從全局的需要,力求以最小代價保全最大利益,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戰略既定,思路已明,接下來便是戰術層面的落實了。

根據省防指安排,武漢和仙桃要立足於“分”,全面加強和落實分蓄洪的各項準備工作。省委副書記、武漢市委書記楊松,市長阮成發組成前線指揮部,連夜動員組織群眾安全有序轉移。省政協主席宋育英趕赴仙桃,督導落實扒毀東荊河阻水民垸的命令。省委常委、省軍區司令員汪金玉,武警湖北總隊總隊長楊波親率解放軍、武警官兵3000餘人,馳援分洪區搶築圍垸子堤。

孝感和漢川要立足於“守”,進一步加強160公里堤段的全面防守。省委常委張昌爾趕赴漢川,深入一線,督促檢查。省軍區政委石寶華、武警湖北總隊副總隊長許洪勳,率解放軍、武警官兵1500人連夜上堤,徒步排查,寸堤不漏,軍民攜手,嚴防死守。

分洪的準備,為堅守增加了底氣;防守的到位,為不分洪奠定了基礎。

分守兼備,互為依托,相得益彰。

分與不分的艱難抉擇,凸現出濃濃的民生情懷。分守兼備的果斷決策,彰顯出科學防控的防洪理念。

有驚無險不分洪:科學防控的生動實踐

洪峰在推進,水位在攀升,決戰的時刻來臨了。 28日,漢江下游過峰的關鍵一天。省委書記羅清泉、省長李鴻忠、副省長趙斌,幾乎徹夜未眠。作為全省防汛中樞的領導者,決策指揮的責任,猶如千斤重擔,讓他們不敢睡,也睡不著。

汛情水勢的發展變化,很快佐證了預測的準確性和決策的科學性。當日20時,漢江洪峰通過漢川站,峰值水位在31.94米止住了腳步。 29日早晨,漢江洪峰抵達武漢,俯首入江。漢江下游水位隨之回落。 12時,省防指宣布:不啟用杜家台分蓄洪區,取消分洪運用準備工作。

一個可分可不分的洪峰過程,最終以有驚無險不分洪圓滿告終。省水利廳廳長王忠法說,這堪稱科學防控的一次生動實踐。

  後記

來勢洶洶的洪峰,浩浩蕩盪地走了!連夜轉移的人們,高高興興地回了! 20年一遇的漢江大洪水,給了我們一份罕見的考卷。主政荊楚的決策者,用責任、智慧、膽識和勇氣,作出了最精當的解答。

  大堤巋然不動,家園安全無虞。六千萬荊楚儿女,用滿意的笑容和讚許的眼光,為答卷評分。

然而,此次洪峰過境,並不代表今年防汛結束。

雨還會下,洪峰還可能再來,成千上萬雙眼睛仍緊盯著江河湖庫。


 

加密監測,精細測算……省防指值班室,顯示重要站點水位、流量的實時水情表,不斷更新。一個個熬紅雙眼的技術人員,一面緊盯屏幕,一面打電話收集沿線堤防防守和險情情況。 31.76米,31.8米,31.85米……漢川站水位不斷上漲。數字每一次刷新,大家的心都被揪得緊緊的。不過,也有令人寬慰的消息傳來:據省防指水文技術人員測算,漢川站28日最高水位預計32.05米,長江委的最新預測則只有32米。這比此前的預計都要低。

很快,一個關乎分洪的實時數據,又將大家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 15時,杜家台分洪閘閘前水位達到35.45米,與閘前校核水位持平,達到水位最高值。這意味著,杜家台分洪閘可依規開閘分洪。

  堅守?還是分洪?

綜合各方情況,大家分析認為,丹江口水庫下泄流量已減少,上中游沒有發生新的降雨,漢江水情趨穩,洪峰即將過去,下游水位不會有大的攀升,不會形成更大壓力。漢川160公里堤段雖超過保證水位,但沒有發生大的險情,堤防安全仍在可控範圍之內。

本著能不分則不分,不到萬不得已不分洪的原則,省防指當即決定:暫不實施分洪,盡量減少損失。

博主好站推薦: 鐵氟龍 PTFE 買花要到中壢花店 漂亮的婚禮會場布置 周到的婚禮佈置 滿意的台北會場佈置 新莊花店也不錯 台北花店很漂亮 林口花店也不錯 南崁花店還可以 金莎花束很漂亮學英文到歌倫比亞 學習到麥奇數位 TutorABC學習推薦學習就用進口紙畫畫常用美術紙 的好壞與身體的健康有關

 

網誌 | 列表 | 收藏 | 設定
刊登申請 | 到店採訪 | 聯絡我
本平台由情報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維護建置
Copyright ©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