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12月26日報道/“我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盡快為它們找到一個好歸宿。”今年87歲的老中醫嚴楞法一邊向記者展示他的祖傳醫書一邊說﹐嚴家世代行醫﹐家中不但藏有30多本清朝及民國年間的醫書﹐還有一方流傳約400多年的制藥搗臼。日前﹐中醫號脈能判斷胎兒性別的論辯﹐再次勾起嚴楞法為祖傳醫書找個好歸宿的想法﹐因為﹐其中一本嚴家祖傳醫書中也藏著孕期判斷胎兒性別的秘密。
家傳醫術寫有如何斷胎兒性別
“看孕婦乳頭判斷胎兒性別這種方法﹐准確率相當高。”嚴楞法翻著其中一本醫書說﹐這本書的封面用牛皮紙重新包裝﹐紙頁上用毛筆寫著“醫譜後學必讀”兩行字﹐“封頁脫落了﹐原來的書名未必是這個﹐但家父認為是後學必讀﹐所以就這樣寫了。”書中有表明時間的殘頁﹐上面寫著“道光年八年七月”。
書中提到可通過察看孕婦乳頭來判斷胎兒性別﹐嚴楞法解釋﹕“‘男左女右﹐孕乳是主。’這一句應該這樣理解﹐通過孕婦乳頭的顏色可以判斷胎兒性別﹐如果左側乳頭顏色較深甚至近乎黑色﹐可以判斷為孕有男胎﹐反之則為女胎。”嚴表示﹐從醫多年﹐他以這一方法判別的胎兒性別“幾乎十拿九穩”。時常翻看藏在家中的祖傳醫書是嚴楞法最樂此不疲的事情。
希望祖傳寶貝有個好歸宿
因文革時的破“四舊”﹐現在他只剩30多本保存完好的祖傳醫書了。“醫學世家到我這一代沒了傳人﹐這些寶貝可能會變成廢物﹗”採訪中﹐嚴楞法不住感嘆。此前﹐曾聽聞荔灣區要建一個中醫博物館﹐他原打算將所藏的與中醫有關的物件都捐出來﹐但這個博物館的籌建計劃不知何故擱置﹐所以﹐嚴家祖傳醫書只能繼續束之高閣﹐而那一方相傳已有400多年歷史的制藥搗臼如今只有蹲在書桌一隅﹐成為臨時的雜物桶。“還有幾件寶貝﹐現在肯定是文物。”嚴楞法忙碌一陣﹐翻出父親嚴子和在西華路西山開醫館時取得的幾份行醫資格證書﹐一張張都幾近支離破碎。嚴家藏著的這些寶貝曾經作為影像資料被某些書籍刊載﹐但在嚴楞法心中﹐給它們找個好歸宿才是最終出路﹐“這些書藏在家裡不及藏在博物館﹐如能給後人做研究材料就更好了”。
“孩子們的想法和我不同。”嚴楞法最後向記者吐露了心事﹐他的子女認為這些東西堪稱古物﹐價值不菲。對此﹐嚴楞法的想法截然相反。(本文來源﹕大洋網-廣州日報作者﹕譚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