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治療(轉貼)

11/23/2007   瀏覽:417    
口腔牙齒疾病

【口臭】
1.用餐時避免蔥蒜等辛辣食物,因其容易在用餐後遲遲不散
2.避免辛辣的燻肉製品,以免因揮發性精油而使氣味殘留口腔內
3.某些特殊的起司及乾酪等乳製品容易殘留在口鼻中
4.避免某些魚類,例如比薩裏的鯷魚、三明治裏的鮪魚,都可能造成口腔氣味
5.以開水代替酒精飲料,咖啡、啤酒、葡萄酒、威士忌等都要盡量 避免
6.隨身攜帶牙刷,可使某些氣味暫時或完全的消失,若無法刷牙, 可以漱口取代
7.每天正常吃三餐,不吃東西或禁食可能引起口臭
8.如無法暫離座位,可多飲用餐桌上的開水,有助減輕氣味殘留在口中的困擾
9.用含薄荷味的漱口水應急,因漱口水只有短暫的功效
10.嚼薄荷或口香糖,可暫時遮蓋口氣
11.把香菜芫荽放入口中咀嚼,可淨化口氣
12.試試烹調用的香料,也可淨化口氣
13.刷牙別忘了刷舌頭,以免殘留細菌在口中作怪
14.向手心哈氣或聞聞牙線的殘垢,如果味道不佳,表示口氣不清新
15.經常性無因的口臭應該就診,癌症、肺結核、梅毒、虛脫、缺乏鋅等病可能引起口臭
 
【唇皰疹】
1.保持患部乾爽
2.換牙刷,以免牙刷上的病毒殘留,造成多重皰疹
3.勿將牙刷置於浴室
4.使用小條牙膏,以免牙膏的開口有細菌殘留
5.在傷口塗上凡士林,但切忌用手直接塗抹,應以棉花棒沾入凡士林
6.使用鋅水溶液,可加速復原
7.補充離胺酸,唯需經醫師同意
8.檢視生活習慣,生活作習應力求正常
9.冰敷,可減輕發炎
10.以含酚的成藥紓解患部
11.防日曬風吹,保護嘴唇避免受傷害
12.避免含豐富精胺酸的食物,如例克力、可樂、豌豆、榖類麥片、花生、明膠、腰果、 啤酒等
13.緊張情緒及高度壓力可能引起單純皰疹復發,應學習一個彼此照應關懷的人際關係, 並控制自己的情緒,以健康積極的態度面對,比較能克服症狀
14.放鬆心情
15.運動可強化免疫系統
16.不必因為唇皰疹而覺得沮喪,這和長青春痘一樣,沒什麼大不了的
【磨牙】
1.白天時讓嘴巴保持在健康的休息狀態,即讓牙齒維持鬆弛,最好是嘴唇相合,牙齒相離
2.咬蘋果或生蘿蔔等東西使上下顎疲勞,可鎮定嘴巴
3.熱敷上下顎,可鬆弛咬合肌肉,也可減少頭痛的機會
4.可到體育用品店買護齒套,有助於防止夜間磨牙
5.磨牙與壓力最有關係,因此放鬆心情是最好的辦法
6.減少咖啡因與精製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
7.洗溫水澡
8.寬待自己
9.學習放鬆的方法,例如冥想或漸進式放鬆
【牙痛】
1.用力漱口,也許可以將引起牙痛的菜屑自牙縫中清除,使牙痛痊癒
2.麻醉止痛,含一口威士忌是好方法
3.漱鹽水,可減低痛楚
4.按摩手掌虎口的地方,或以冰塊搓摩此處
5.勿使用受傷的牙齒
6.冰敷牙痛部位的臉頰,可紓解疼痛
7.勿張嘴,避免冷空氣接觸牙齒
8.每四至六小時,服用阿斯匹靈一錠
9.避免熱療,以免使感染擴散
【齒齦發炎】
1.使用牙線,正確的刷牙,作好口腔保健
2.刷牙齦邊緣,將牙刷傾斜45度角,由內向外側,使牙面及牙齦都能被刷到
3.使用兩支牙刷,讓牙刷可以風乾
4.電動牙刷可以幫助去除大部分牙垢
5.防止牙骨疏鬆,多補充鈣質
6.按摩牙齦,以拇指及食指夾住牙齦摩擦,以促進牙齦內的血液循環
7.補充維他命C,可控制牙齦出血
8.認清漱口水的標籤說明,最好含有氯化物或溴化物的產品
9.過於緊張的生活會造成牙齦負擔
10.戒煙、戒酒
11.刷舌頭,以去除細菌毒素
12.漱雙氧水,以1:1的比例和水混合漱口,但勿吞食,一週三次
13.每天吃一種生菜,特別是硬且多纖維的蔬菜
14.以些許水調和碳酸氫鈉,將其塗在牙齦邊緣,不但可使牙齒光亮,也可中和細菌的酸性廢物,同時除臭
15.以蘆薈刷牙齦,可減少口內的牙垢
【齒石和齒垢】
1.正確的刷牙,以45度角,將牙刷置於牙齒與牙齦的交界處,輕輕的以圓形的方式移動牙刷,一次刷一至二顆牙,才是正確刷牙法
2.不要忽略臼齒部位
3.刷牙兩分鐘,不是三十秒匆匆的結束
4.選用適當的牙刷,小型的牙刷比較好,軟的尼龍材質較不會刮損琺瑯質
5.以握筆方式握牙刷較正確
6.使用牙線,可刮除齒垢
7.使用含有氟化物的牙膏
8.將碳酸氫鈉與鹽混合,當作牙膏使用
9.用清水刷牙也可去除牙垢
10.飯後刷牙或漱口,幫助去除牙垢
11.以1:1的比例將雙氧水與水混合,便是漱口水
12.使用沖牙器
13.飯後咀嚼口香糖,無糖的口香糖較好
14.試試電動牙刷,可幫助行動不便者清潔牙齒
【牙齒的斑漬】
1.飯後刷牙
2.用碳酸氫鈉刷牙
3.漱口
4.使用電動牙刷
5.使用漱口水
6.勿使用牙齒潔白劑,因其不僅去除齒漬,也磨損琺瑯質
7.刷牙不宜用力過猛
【假牙的問題】
1.對著鏡子微笑、皺眉、喜怒哀樂等表情,可幫助你較有自信
2.練習說話,作咬字練習,以便戴上假牙可清楚的發音
3.製作錄影帶給牙醫看,讓醫生瞭解你顎肌或嘴唇移動的問題
4.小心使用牙籤
5.朗讀可檢查自己戴上假牙後是否發音正確
6.使用假牙黏著劑
7.在剛裝上假牙時吃軟性食品
8.飯後將假牙拆下,用肥皂及清水清洗
9.養成刷牙習慣
10.試用口含錠,可幫助你經常吞嚥,去除因初戴假牙而產生的過多唾液
11.按摩牙齦,可促進血液循環,幫助較常吞嚥
12.以鹽水漱口,清潔牙齒
13.偶爾拔下假牙,讓牙齦休息一會兒

 肌肉及骨骼疾病

 

【肌肉痛】
1.休息受傷的肌肉,要休息多久須視受傷程度決定
2.肌肉一旦受傷,要預防發腫,以立即冰敷患處,每次二十分鐘,不宜過久
3.使用繃帶包裹受傷的小腿或扭傷的腳踝,可阻止發腫,但不宜過緊
4.抬高受傷的足部或小腿,超過心臟位置,以防血液流向傷處,引起腫大
5.熱敷可治療急性疼痛或扭傷,但最好在冰敷相當時間之後才轉為熱敷,且不宜過久
6.服用非類固醇的消炎片可有助於疼痛
7.伸展肌肉有鬆弛的效果,也能預防肌肉因復原過程縮短而緊縮,造成以後的肌肉疼痛
8.按摩肌肉可緩和疼痛,但只需輕輕的搓揉
9.添加衣物保暖,可以支持肌肉
10.變換位置是減少肌肉疼痛的方法,特別是需要長期坐在辦公桌前,處理文書工作或使用電腦的人,除了要保持舒適的位置,起來動一動,適時的變換姿勢都是有必要的
11.站起來可以幫助消除腿部或足部的痙攣
12.肌肉的次日可以較慢的速度及較輕的力氣進行使肌肉受傷的活動,有助於排除疼痛
13.以其他運動來緩和肌肉疼痛,例如因走路而使小腿痠痛,可以改騎腳踏車讓小腿休息
14.若肌肉疼痛已成了慢性問題,則減輕體重可以降低身體負擔
15.若某一種運動經常使肌肉受傷,則有必要換其他的運動
16.在激烈運動之後,不宜突然停止,最好能緩和一下,慢慢的停下來
17.穿著適合的鞋子是避免肌肉疼痛的必要方法
18.經常活動四肢,強化肌肉的柔軟度
19.多補充水分,特別是在運動前後及運動期間
20.若半夜抽筋時,可站在牆邊以手抵牆,腳跟貼地,保持十秒,反覆數次。
21.從腳踝向上按摩小腿,可緩解抽筋,若經常苦於抽筋,可在每日睡前先行按摩小腿。
22.穿寬鬆睡衣及減輕棉被重量都可減輕抽筋的發生。
23.補充鈣質可減少抽筋的發生,但應向醫師諮詢。
24.側睡,膝蓋微彎,並在兩膝之間夾個枕頭,可避免小腿抽筋。
【肌腱炎】
1.讓肌肉休息,但避免休息過久,以免肌肉萎縮
2.若肌腱炎的發生是運動引起的,更換運動項目是個可考量的方法。
3.洗按摩浴可幫助提高體溫並促進血液循環。
4.若肌腱炎發生在膝蓋部位,可以溫濕的毛巾熱敷。
5.平時及運動前應多多伸展肌肉。
6.戴護腕或護膝,可強化肌肉與肌腱。
7.使用冰塊消腫止痛,但心臟病、糖尿病或血管有問題的人不宜使用。
8.抬高患部可控制發腫。
9.服用不含類固醇的止痛藥可消炎及消腫。
10.鍛鍊肌肉可強化肌肉。
11.休息片刻,是紓解肌肉緊繃的最好方法。
【指甲內生】
1.以溫水泡腳軟化指甲,仔細擦乾後再在 指甲凹處邊緣塞入一小撮消毒過的棉花,將指甲稍微頂出溝槽,使指甲能略過表皮組織生長,棉花應每日更換,以防細菌感染。
2.讓指甲透氣。
3.最好穿寬頭鞋或涼鞋。
4.細心的修指甲,應剪成平直形狀,以免指甲邊緣彎入皮膚生長。
5.適當的修護指甲,若剪得太短應以銼刀將邊緣磨平。
6.指甲不要短於腳趾邊緣,以避免腳趾受壓迫及摩擦。
【頸部痛】
1.冰敷可消腫。
2.冰敷消炎之後,以熱敷可緩和痛楚。
3.服用止痛藥。
4.坐有靠背的椅子。
5.坐著時在背部凹陷處置放一條毛巾,可幫助脊椎直立,並提供額外的支柱。
6.適時休息,起身走一走是不錯的方式。
7.避免經常低頭,以免脖子背面的肌肉緊繃。
8.視線應與螢幕保持水行。
9.減少電話聊天。
10.搬運重物在彎膝蹲下時,應保持脊椎直立,將重物貼近身體,同時雙腳與肩膀同寬。
11.睡硬床墊可能較好,有些患者在捨棄不用枕頭後,得到頗大的改善。
12.不要趴睡,趴睡不但傷背,也傷脖子。
13.在濕冷的天氣裏戴圍巾,以免加重脖子的僵硬及痠痛。
14.緊張與壓力可能是頸部肌肉僵硬的原因,試著放輕鬆。
【背痛】
1.背痛的前二天應保持最低的活動量,躺在床上休息是有必要的。
2.臥床休息應該適度,最好在二、三天後就恢愎正常生活。
3.冰敷或以冰塊按摩可止痛,有助於消除背肌的腫大及緊繃。
4.冰敷一、兩天後,可改用熱療法
5.冰敷與熱敷交換運用,反覆數次可紓解疼痛。
6.伸展背肌幫助消除痙攣,方法是躺在床上,輕輕的提起雙膝,向胸前彎曲,一旦膝蓋抵達胸前,稍微再對膝蓋施壓,放鬆後再重複。
7.下床時應小心緩慢的滾動到床邊,雙腳先著地再將身體直直撐起。
8.長期背痛者可在彈簧床下塞些舊雜物,防止睡覺時因床中央凹陷使腰及背部下陷。
9.使用可以調整又不會搖晃不定的水床可幫助預防背痛,因水床對身體各部位所施的壓力均等,因此即使整夜以同一姿勢躺著也沒有關係。
10.睡眠時墊高頸部及膝部,盡量採平躺姿勢,在頭與頸間以及膝下都放一個枕頭,可鬆弛後腱,進而緩解背的壓力。
11.模仿嬰兒的睡姿,在兩膝間塞個枕頭,防止腿向前滑動,拉扯臀部,進而波及背部。
12.背痛時每天服用一錠阿斯匹靈,可去除發炎症狀。
13.以想像轉移背痛。
14.倒立身體,反轉身體的重心可能幫助消除背痛。
15.練太極拳可以幫助鬆弛肌肉,有利於協調體內各部。
16.以壓地起身、彎膝仰臥抬頭、陸上游泳姿勢、踩固定式腳踏車等運動減輕痛楚。
17.運動時要適可而止,避免逞強。
18.選擇舒適的車座,也是避免背痛的方法。
【手腕痛症候群】
1.手部若有刺痛感,應做些溫和的手部運動,如旋轉手腕。
2.將手抬過頭部,一邊旋轉手臂,一邊旋轉手腕,可幫助肩膀、頸部及上背部調整位置,並紓解壓力及張力。
3.作頭頸運動,如旋轉頭部,看左看右等簡單的動作。
4.使用阿斯匹靈可幫助消炎止痛。
5.讓手肘高於肩膀,以桌面支撐手肘,或將手靠在椅杷上,是讓手獲得休息的好方法。
6.將手連續握放,並伸直手指再彎曲,反覆練習,有助紓解疼痛。
7.睡眠時避免手臂下垂.
8.使用護腕夾板,讓手腕保持伸直,可減輕手腕痛楚,最好選購有黏扣帶和金屬塞片的護腕,可提供支持作用又不使手僵直,記得要露出手指。
9.用繃帶包裹手腕時不要太緊,以免防止血液循環。
10.使用工具時不要將壓力集中於手腕基部,儘量使用手肘及肩膀。
11.維他命B6有助於紓解手腕痛症候群的症狀,但必須經過醫生指示。
12.保持手腕伸直可避免手痛。
【關節炎】
1.減輕體重可減輕疼痛
2.經由適度的移動關節可以減少疼痛,練習瑜珈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3.減輕心理負擔可以減輕疼痛。不要急躁,試著放鬆心情。
4.預防早晨起床時的關硬,可使用肌肉軟膏。
5.泡水可幫助止痛,減少壓迫感,而肌肉放鬆時可刺激腦內天然止痛劑的釋放。
6.水中運動對消除疼痛很有幫助。
7.使用冰塊冰敷關節可預防疼痛;但疼痛出現時應以熱敷來止痛。
8.有氧運動可以改善身心狀況,例如步行、騎腳踏車、游泳等。
9.不吃不必要的藥物,如安眠藥、鎮靜劑、止痛藥。
10.可按摩在由肌腱與此關節相連的肌肉上。
11.增加維他命C的攝取量。
12.某些食物可能引起關節疼痛,如馬鈴薯、蕃茄、茄子、煙草、青椒及紅椒等。
13.減少攝取植物油,如沙拉醬、油炸食物及人造奶油。
14.喝果菜汁有助於大幅降低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疼痛。
【骨質疏鬆症】
1.以運動強健骨骼,可增加骨骼的礦物質含量。
2.從飲食中攝取足夠的鈣質。
3.熬骨頭湯時加些醋,可幫助溶解骨頭中的鈣。
4.服用鈣質補充物,可將鈣質補充物置一錠於醋中,若裂成數塊,則較易溶於胃裏,若無,應更換其他品牌。
5.攝取足夠的維他命D,以幫助吸收鈣質。
6.節制使用酒精。
7.戒煙。
8.限制咖啡因用量。
9.不要吃太多的肉,以免蛋白質促使鈣質排出,而導致鈣質流失。
10.減少鹽量,以免愈多的鈣質隨著鈉在尿液中被排出。
11.注意磷酸的攝取量,理想的攝取量鈣質與磷酸應是1:1,因鈣質較不易被吸收,所以應增加鈣質的吸收量。
12.有骨骼疾病的家族病歷、白種人、膚色白皙、骨架較小、體脂肪較少、四十歲以上、已切除卵巢、未生過小孩、停經期提早來、對乳品過敏的人較容易得到骨質疏鬆症。
  
【膝蓋痛】
1.減輕體重。
2.用止痛乳液搓揉膝蓋,能產生熱以紓解症狀。
3.作適量的運動鍛鍊膝蓋,肌肉愈強壯,關節愈能承受壓力,抬腿是不錯的選擇。
4.游泳、騎腳踏車、划船等活動有益健康,且不會壓迫膝蓋。
5.避免在堅硬的地面上跑步,最好的是草地,其次是柏油路,水泥地居後。
6.在活動期間若發生膝蓋疼痛,應立即進行休息,以冰塊冰敷,並抬高雙腳。
7.若有腫脹的情形,切忌熱敷;運動後也不宜。
8.若鞋子失去彈性,應立即換新鞋。
9.運動前後作體操。

 

網誌 | 列表 | 收藏 | 設定
刊登申請 | 到店採訪 | 聯絡我
本平台由情報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維護建置
Copyright ©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