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文化產品創新設計方法思考

8/15/2019   瀏覽:40    

  

  近年來,為了促進旅遊市場的健康發展,文化與旅遊的結合逐漸成為旅遊產業發展的重點。文化與旅遊的結合更多體現在了文化與景區的結合,而旅遊產業鏈中旅遊文化產品這一重要環節則被人們所忽視[1],甚至已經成為了旅遊業發展的制約因素。《國務院關於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幹意見》中“推動民族文化元素與現代設計有機結合,形成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創意設計發展路徑”的實施意見,表明對旅遊文化產品的創新設計方法進行深入研究是推動旅遊產業發展的重要工作。

  1現有旅遊文化產品設計的不足

  經調研,現有旅遊文化產品主要存在以下幾類問題:(1)工藝粗糙,品質低劣,低成本驅動是近年來多數旅遊產品生產者為提高收益而采取的策略,也是導致產品質量下降的主要原因;(2)外觀較差,缺乏美感,由匠人或非專業設計人員設計是該現象發生的根本原因;(3)脫離需求,沒有市場,因缺少新產品的研究開發,種類單一,缺乏實用價值的旅遊產品漸漸使消費者失去了購買欲望;(4)毫無特色,千篇一律,旅遊產品必須蘊含鮮明的地區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突出,才能引起消費者興趣及消費欲望[2],缺少針對性的研究及創意設計是這一現象產生的根源。綜上所述,低成本驅動,設計者水平差,設計研究滯後是旅遊文化產品設計發展的主要瓶頸。

  2現代旅遊文化產品的市場需求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旅遊文化產品開發的要求也不斷提高。現代旅遊產品的市場需求主要體現在功能、技術、外觀及理念這4個方面:(1)對產品實用性的需求,即拓寬原有純裝飾功能的思路,尋找更多的實用產品作為載體,迎合理性消費群體;(2)對先進科技的需求,即充分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對產品材料、工藝等進行優化與創新,跟上時代發展步伐;(3)對時尚流行元素的需求,即通過再設計改變傳統旅遊產品幾十年如一日的固有形態,注入新的要素來滿足消費者的現代審美需求;(4)對情感體驗的需求,即產品能夠在與人的交互中給予使用者傳統文化與生活的體驗。

  3旅遊文化產品的創新設計方法

  對旅遊文化產品的創新設計方法進行研究,是解決現有旅遊文化產品設計不足,滿足市場需求的重要手段。如何處理好傳統文化與現代產品、地域特色與大眾商品之間的關系是旅遊文化產品創新能否成功的關鍵。在旅遊文化產品開發時,應將文化的傳承性、民族性、地域性等[3]特點與嫁接、組合、重塑、變異、模擬、植入、仿生等創意設計方法[4]的科學性進行有效結合,從而滿足旅遊產品在功能、技術、外觀及理念上的創新要求。

  3.1旅遊文化產品的功能創新

  對旅遊產品功能的創新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在於找到一種新的產品載體或改變原有產品的使用功能,以滿足消費者新的需求。

  3.1.1功能嫁接

  七夕烘鞋器見圖1(圖片摘自百度),其將七夕傳統文化嫁接到現代烘鞋器產品之上,將烘鞋器成雙成對、提供溫暖的產品特性與七夕文化寓意進行完美的融合,為中國古代愛情故事找到一個傳遞情侶間溫暖情意的新型產品載體。這個產品采用了嫁接的設計手法,所謂嫁接法,是將傳統民間藝術或旅遊紀念品作為“芽”嫁接到“根”——新型產品之上的設計方法。嫁接法通過將成熟的民間藝術與現代產品有效整合,發揮各自優勢,來為傳統藝術找到適合其茁壯成長的全新產品載體。能否將每個部分融合成一體並將所有細節完美匹配[5]是嫁接法運用的難點。運用嫁接法設計需要注意:(1)對嫁接“芽”——傳統藝術進行慎重的選擇或迎合需求的再設計;(2)嫁接“根”應是區別於傳統旅遊紀念品的現代產品;(3)嫁接“芽”與嫁接“根”必須在某個方面具有融合的特質,以避免生搬硬套式的盲目嫁接。

  3.1.2技藝組合

  金磚書寫板見圖2(圖片摘自名城蘇州網),金磚原是給重要建築使用的一種高質量的鋪地方磚,作為建築材料的金磚,造型四方無奇,審美價值極低,並不適合用作旅遊文化產品,但是這款產品將金磚工藝與中國書法藝術文化相組合,創新設計出新型的用清水練字的書寫板,為原本缺少工藝品制造的蘇州陸慕鎮開拓了新的旅遊文化產品市場。該產品主要運用了組合的設計手法,所謂組合法,是將兩種不同的民間藝術或傳統工藝相結合,設計出新型文化產品的創新方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屬於一種藝術的跨界聯手[6],即將兩種不相幹的傳統工藝結合起來獲得出人意料的設計形式。組合法與嫁接法不同,嫁接法是將傳統文化藝術與現代新型產品載體相結合,重點關注的是嫁接後傳統藝術與現代產品的融合問題;組合法則是將兩種傳統文化藝術相結合,其重點關注的是組合後兩種傳統藝術配合所產生的新效果。

  3.2旅遊文化產品的技術創新

  旅遊產品技術的創新可以從提高原有的材料工藝水平以及使用全新的技術這兩個方面入手。

  3.2.1材料替代

  日本藝術家Sakae制作的花朵發簪見圖3,其用塑料和黃銅絲替代了古代發簪使用的金玉珠寶等材料,充分發揮黃銅和塑料的特點,展現出了發簪產品豐富逼真的形態與美輪美奐的質感。替代法是在原有經典旅遊產品的基礎上,選用適合的先進材料或技術替代傳統材料和工藝以期獲得全新產品的設計方法。替代法使用的關鍵在於保留原有產品本質特征的同時,充分發揮新材料與新技術的優越性,使設計出的新產品既保留原有的文化韻味,又充滿現代社會的勃勃生機。

  3.2.2技術植入

  馬特•傳奇旗下的一款青花瓷共振音響見圖4,產品將陶瓷材料的共振發聲原理植入到原有的青花瓷工藝品中,設計出一款新型青花瓷音箱產品,是旅遊產品中運用新技術的典型案例。植入法是在原有旅遊產品的基礎上直接植入新技術的一種設計方法,通過技術的植入,使原有產品在外觀、功能等方面獲得質的飛躍,是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結合的有效方式。

  3.3旅遊文化產品的外觀創新

  對旅遊產品外觀的創新既要滿足現代社會的審美需求,又要保留傳統文化的符號底蘊。

  3.3.1形象重塑

  “金陵十二釵”明信片是設計師李冬根據人物的性格特點以及身份背景,將傳統符號與現代流行元素相結合設計出的全新形象,見圖5。它是利用重塑法根據現代審美需求重新塑造傳統經典的一種嘗試,所謂重塑法,是對已有的,特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那些不具備物質實體或工藝技法的,如傳說、典故、神話、民間故事等傳統文化進行符合現代社會審美需求的視覺形象或產品外觀重新塑造的設計方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基本精神是保護文化的多樣性[7],而依靠創作者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認知所進行的重塑設計為這種多樣性的發展提供了可能。重塑法在旅遊文化產品設計運用時需注意:(1)重塑的文化藝術對象應具有鮮明的民族地域特征;(2)重塑後的藝術形象應具有普遍的識別性,符合重塑對象在大眾心目中的文化印象;(3)重塑時應充分考慮現代社會的審美需求與旅遊文化產品的開發訴求。

  3.3.2原型變異

  兵馬俑公仔見圖6(圖片摘自百度),設計師運用抽象、概括等造型手法,對兵馬俑原有的立體形象進行再設計,以兒童玩具為產品定位,對其進行變異,削弱其莊嚴肅穆的冰冷特征,更為兒童所接受。變異法是對與旅遊產業相關的現有文化遺產或手工藝品,如建築、雕塑、器皿等進行有規律、有目的的變異,最終獲得創意產品的設計方法。在設計遇到瓶頸時,通過改變原有產品的形態、色彩、結構、材質、聲音、氣味,或者改變使用方式等設計手法進行設計,往往會獲得意想不到的創意效果。變異法是一種與重塑法相對應的創新方法,重塑法設計的對象具有明顯的非物質特點,需要以大量的聯想為基礎,充分調動想象、直覺、靈感等感性思維進行設計創造[8];而變異法則是在已有文物或工藝品的物質形態基礎上進行設計改造,需要依靠一定的理性分析與推導。

  3.4旅遊文化產品的理念創新

  旅遊產品理念的創新關鍵在於將傳統文化中的藝術內涵與生活理念巧妙地融入產品中,可從產品與用戶之間的互動入手,關注產品體驗與用戶情感,將不可觸摸的經曆用可感知的方式加以保留。

  3.4.1模擬情境

  設計師LeeYong-min設計的MoonShine時鍾見圖7,其模擬了月亮從滿月到新月的變化,從一開始的月圓,到半月,最後到完全消失,以一輪明月伴人入睡,營造了“床前明月光”的藝術情境。模擬法是在設計與技術支撐下,運用產品作為道具模擬再現藝術情境或傳統典故的設計方法。需要設計者在形似與神似間進行把握,並將重點放在產品情境氛圍的營造以及產品與人之間溝通交流的實現上。觸景生情,使用戶身臨其境,通過產品體驗,調動其情感與情緒,從而體會到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這是模擬法所要達到的最終效果。

  3.4.2仿原生態

  “這湘有禮”包裝見圖8(圖片摘自百度),是一組以湖南園茶、米酒為對象的包裝器皿設計,以“傳情達禮”為核心理念,其中園茶包裝取桔園茶“茶橘間種,略帶橘香”的特點,仿造橘果設計,令用戶獲得湖南民間以橘皮泡茶、煲湯的傳統飲食文化的體驗。旅遊文化產品設計中仿生法的“生”除生物之外,還有生存狀態、生活方式等含義,即通過模仿創造條件,將旅遊產品“原汁原味”地保存下來,並通過這種原生態的設計,使人在使用產品時獲得當地傳統文化和生活方式的體驗,在參與的過程中獲得文化熏陶。

 

網誌 | 列表 | 收藏 | 設定
刊登申請 | 到店採訪 | 聯絡我
本平台由情報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維護建置
Copyright © 200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