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一種由血管狹窄或堵塞引起的冠狀動脈動脈硬化引起的心髒病,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流行病學調查表明,[5]北部的發病率普遍高於南部,而且正在增加。冠心病的危險因素較多,主要有高血壓、高脂血症、超重、糖尿病、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煙、飲酒、高熱量飲食、缺乏運動等)等。同時,性別、年齡、家族史、病毒感染等社會因素也會導致冠心病。作為一種慢性疾病,冠心病的治療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更注重日常護理。
不時會看到一些通波仔後遺症的案例,病人因為沒有服藥,支架位置栓塞導致死亡,因此通波仔 手術後服藥特別要注意,一天也不可疏忽!
循證護理對老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患者的影響。基於證據的護理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護理人員將科學研究結論與臨床經驗和患者願望結合起來,仔細,清晰,明智地將證據作為臨床護理決策的依據。最終結果是基於最佳治療方案改善治療和護理。研究結果表明,循證護理實施後,患者心理狀況明顯改善,護理滿意度提高,不良生活方式明顯改善。
心臟科專科梁維峰 醫生表示,更年期後荷爾蒙改變,令女性血壓、膽固醇等較容易超標。
目的:總結和分析心理護理在心髒病治療中的作用。方法:將2014年12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治療的162例心髒病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但當藥物無法控制病情,或是病人出現了心臟衰竭等併發症時,便需要接受經皮冠狀動脈介入通波仔 手術。
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實驗組給予心理治療。護理滿意度分為不滿意、基本滿意和滿意三個層次。對兩組患者進行了治療和護理後的護理滿意度調查。結果:實驗組護理滿意度為96.29%,明顯優於對照組83.95%,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在心髒病患者的臨床護理中,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有顯著提高,表明心理護理對保持良好的醫患關系具有積極意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