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朋友的公司開除了一個員工,我訝異的問,為何要開除他?況且他只不過是個社會新鮮人。
我試圖著為那員工爭取多一點時間,但是聽了朋友的話後,我便打消了此念頭。
這兩天不斷思考著,這些年來出現在我週遭的工作夥伴,
似乎很多人也都犯了同樣的毛病,這樣下去要在職場上發展,難矣!
有些人在職場上拼命的想表現,可是表現方法卻是出一張嘴,真正要拿出成績時,卻是藉口一堆。
筆者今天想提的第一個觀念就是「想贏,就要先認輸」,
我認識一個從事電腦程式設計的人,每次跟他聊天時,
只要提到某家公司的某個產品,他第一句話一定是「那東西很簡單啊,我也會」。
後來我漸漸發現,「我也會」這句話變成了他的標準答案,彷彿這樣才可以建立自信心。
因緣際會下我了解他手上目前工作情況,突然發現他不會的東西可真多,
可是週遭的同事,卻慢慢不願意教他,問題就出在他那句「我也會」。
在偶然機會下我跟他吃飯聊天,我跟他說,要證明自己不是嘴巴說說就好,
而是要有真材實料,拿出來讓大家認同,最後我送了他「想贏,就要先認輸」這句話。
這樣的毛病大部份上班族都有,彷彿承認不會,就矮人一截。
其實這是大錯特錯,不敢正視自己不足的地方,才是永遠的輸家。
第二個老生常談的概念,就是「多用腦、多用心」,
有時我真不知道現在的人工作時腦子裡面裝啥?
在公司裡常常有一種現象,很多人可以花時間在MSN、上網,
卻不知花更多的心思,去想想如何把產品做的更好。
舉個例子來說,我的部門日前剛發表了一個新產品,
負責的PM在產品上市後,彷彿就沒有事情做了一般。
於是我跟他說,產品上市只是第一階段,
接下來如何讓產品賣的更好、產品有無改進的地方,是否有真正想過?
此時的PM無言以對,代表根本從沒想過。
第三個要注意的是「重細節不是龜毛」,很多成功企業家都說他們重視做事的細節,
於是很多人紛紛效法,我部門有個同事也是如此,
可是他重視細節的地方,卻變成表格往左移0.5公分會比較美觀、用20級的字較好看等等,
我問她這樣有何意義,她說做事要重細節啊!
我的想法是,注重細節是把工作、流程等等清楚了想過,而非重視表面工夫。
工作上若是太過拘泥於形式及表面,這種人很難生存,
因為我發現這種人大部份都沒有真功夫,才常搞表面功夫。
以上是筆者最近職場上深刻的體會,我常跟部門同事講的二句話,也分享給大家,
「每天出門記得帶腦子」、「多用心想想」,相信在職場上的你將與眾不同!
轉自奇摩,看完這篇文章之後心有戚戚焉,與大家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