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班服我做主
提起班服,相信許多“80後”、“團體制服90後”們都會嘴角上揚,會心一笑。這一件件被烙上集體印記的班服,不管是在現在或是將來,都會成爲身處同一班級同學們的集體回憶。每到校運會前夕,則是趕制班服的“高峰期”,每個同學都希望在全校矚目的校運會上,一眼就能認出屬于自己的方陣,自己的班級,就是那“萬綠叢中的一點紅”。
高中生NIKI興奮地說:“馬上就是校運會了,班服剛剛到手,手感還不錯,真的沒有想過自己隨手在物理課上畫的一張圖,竟然可以印在班服上,走到哪裏都能看見,好開心!”這是NIKI的第一件班服,從設計到制作她都非常關注,看著全班人和自己一樣興奮地試穿著班服,她的激動之情難以言表,“那一刻,我有一種很強烈的感覺,我們大家是真真正正在一起的。”NIKI說。
剛剛參加工作的阿CAT,從高中時代就一直擔任文娛委員的她,設計班服一直是她的“分內事”,前前後後她一共經手了3套班服。“每次做班服,最怕就是決定用衣服的顔色。”大學時冒險選擇的粉紅色,成爲阿CAT被男生們“數落”至今的“罪過”。當然,阿CAT也會遇上很感動的事情,入大學後的參加的第一場院運會,本班的班服還沒有到貨,大家只得穿著自己的衣服坐在看台上爲參賽同學加油。不經意間,阿CAT竟在場上遇見了一個高中同班同學,穿著自己在高中時設計的一款班服,“我看到衣服背面熟悉的鳳凰圖案眼睛一下就濕了,是所謂的‘他鄉遇故知’嗎?”阿CAT調侃道。
個性班服
用全班同學姓名拼成地圖
現在,許多學生都會發揮自己的“小宇宙”,充當班服的代理人,大三學生蘇棟就是其中之一。他從大一開始就接觸班服代理,在積累了足夠多的經驗以後,大二正式開始接受班服訂制。蘇棟告訴記者:“現在大學校園裏,基本每個班都有自己的班服,做班服市場大,還可以賺點小錢改善生活,另外也可以順便接觸一下商業運作的流程,兩全其美。”
一年多的班服代理期間,蘇棟接觸的客戶多半是廠家和班級或社團的負責人。學生們對班服的看法大同小異,基本是爲了某些活動統一服裝的需要,或者是希望通過班服展示團體特色,增加班級凝聚力之類。不過,無論是哪個時期,想要制作出個性十足,又能凸顯本班特色的班服,一直是學生們共同的願望,“有的班甚至要求把全部同學的姓名放在一起拼成一幅地圖。”蘇棟說,“我覺得班服一定程度上能增加班級凝聚力。當然,更團體服多的不只需要班服,班服只是形式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