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雲一去無蹤跡

12/17/2015   瀏覽:779    

這首小詞,與柳永的一些慢詞一樣,所寫的也是秋天的景色,然而在情調補習 數學與聲音方面,卻有著很大的不同。在這首小詞中,柳永既失去了那一份高遠飛揚的意興,也消逝了那一份迷戀眷念的感情,全詞所彌漫的只是一片低沉蕭瑟的色調和聲音。從這種表現來判斷,這首詞很可能是柳永的晚期之作。開端的“長安”可以有寫實與托喻兩重含義。先就寫實而言,則柳永確曾到過陝西的長安,他曾寫有另一首《少年遊》,有“參差煙樹灞陵橋”之句,足可為證。再就托喻言,“長安”原為中國歷史上著名古都,前代詩人往往以“長安”借指為首都所在之地,而長安道上來往的車馬,便也往往被借指為對於名利祿位的爭逐。

不過柳永此詞在“馬”字之下接上“遲遲”兩字,這便與前面的“長安道”所可能引起的爭逐的聯想,形成了一種強烈的反襯。至於在“道”字上著以一“古”字,則又可以使人聯想及在此長安道上的車馬之賓士,原是自古而然,因而遂又可產生無限滄桑之感。總之,“長安古道馬遲遲”一句意蘊深遠,既表現了詞人對爭逐之事早已灰心淡薄,也表現了一種對今古滄桑的若有深慨的思致。

  下麵的“高柳亂蟬嘶”一句,有的本子或作“亂蟬棲”,但蟬之omypop爆谷為體甚小,蟬之棲樹決不同於鴉之棲樹之明顯可見,而蟬之特色則在於善於嘶鳴,故私意以為當作“亂蟬嘶”為是。而且秋蟬之嘶鳴更獨具一種淒涼之致。《古詩十九首》雲“秋蟬鳴樹間”,曹植《贈白馬王彪》去“寒蟬鳴我側”,便都表現有一種時節變易、蕭瑟驚秋的哀感。柳永則更在蟬嘶之上,還加上了一個“亂”字,如此便不僅表現了蟬聲的繚亂眾多,也表現了被蟬嘶而引起哀感的詞人心情的繚亂紛紜。至於“高柳”二字,則一則表示了蟬嘶所在之地,再則又以“高”字表現了“柳”之零落蕭疏,是其低垂的濃枝密葉已凋零,所以乃彌見其樹之“高”也。

  下麵的“夕陽鳥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三句,寫詞人在秋日郊野所見之蕭瑟淒涼的景象,“夕陽鳥外”一句,也有的本子作“島外”,非是。長安道上不可能有“島”。至於作“鳥外”,則足可以表現郊原之寥闊無垠。昔杜牧有詩雲“長空澹澹孤鳥沒”,飛鳥之隱沒在長空之外,而夕陽之隱沒更在飛鳥之外,故曰“夕陽鳥外”也。值此日暮之時,郊原上寒風四起,故又曰“秋風原上”,此景此情,讀之如在眼前。然則在此情景之中,此一失志落拓之詞人,難有所歸往之處。故繼之乃曰“目斷四天垂”,則天之蒼蒼,野之茫茫,詞人乃雙目望斷而終無一可供投止之所矣。以上前半闋是詞人自寫其當時之飄零落拓,望斷念絕,全自外界之景象著筆,而感慨極深。

  下闋,開始寫對於過去的追思,則一切希望與歡樂也已經不可複得。首先“歸雲一去無蹤跡”一句,便已經是對一切消逝不可複返之事物的一種象喻。蓋天下之事物其變化無常一逝不返者,實以“雲”之形象最為明顯。故陶淵明《詠貧士》第一首便曾以“雲”為象喻,而有“暖暖空中滅,何時見餘暉”之言,白居易《花非花》詞,亦有“去似朝雲無覓處”之語,所表現的長逝不返的形象,也有同樣的效果。不過其所托喻的主旨則各有不同。關於陶淵明與白居易的象喻,此處不暇詳論。至於柳永詞此句之喻托,則其口氣實與下句之“何處是前期”直接貫注。所謂“前期”者,可以有兩種提示:一則是指舊日之志意心期,一則可以指舊日的歡愛約期。總之”期”字乃是一種願望和期待,對於柳永而言,他可以說正是一個在兩種期待和願望上,都已經同樣落空了的不幸人物。

 

網誌 | 列表 | 收藏 | 設定
刊登申請 | 到店採訪 | 聯絡我
本平台由情報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維護建置
Copyright © 200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